第328章 无排异器官(1 / 2)

第328章 无排异器官

三月初。

江淼一家人在西南各地转了一圈,再次返回了汕美马宫镇总部。

由于他已经解决了水稻的枯叶病抗性问题,培育出五个全新的水稻品种。

另外在他指导下,北方地区的几个育种实验室,也在小麦丶高粱丶小米和玉米等禾本科粮食作物的新品种研发上,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虽然进度比不上他亲自出手,但估计未来一年内,也可以拿出适合推广的新品种。

因此江淼便没有继续投入禾本科粮食作物的育种研究,毕竟有了保底的新品种水稻,加上小麦有非常多替代品,不需要太着急,他就将新品种小麦丶玉米的研发工作,全部交给了公司的其他研究员。

他回到总部之后,开启了去年搁置的一个科研项目:无排异器官。

之所以研究这个项目,主要是为了方便器官移植,特别是移植人造器官方面。

目前器官移植技术的主要缺点,有四个方面,分别是:

自然人器官供体有限。

克隆器官技术不成熟。

机器器官无法百分百模拟生物器官。

各种可移植器官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排异性。

江淼比较看好克隆器官技术的发展方向,毕竟自然人每年可以供应的器官有限,而且存在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机器器官虽然可以大规模生产,但其功能难以百分百模仿天然器官,没有办法完全取代天然器官在人体的作用。

克隆器官既可以大规模生产,又可以复刻天然器官的功能,这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唯一的麻烦,就是身体对于外源器官的排异反应。

为什麽很多癌症晚期患者,医院其实是不建议进行器官移植手术的?

答案就在于外源性器官移植之后,人体必然会出现排异反应,需要吃抗排异药物,降低人体的免疫力,从而让移植的器官可以在身体内部存活下来。

是不是发现了一个漏洞?

癌症晚期如果进行器官移植,就必须吃抗排异药物,降低人体免疫力,保证移植器官的存活,但这意味着身体已经扩散的癌细胞,将彻底失去「限制」,很快就会卷土重来,而且这一次卷土重来,体内的防御系统已经减弱了,根本防不住癌细胞的攻城掠地。

江淼现在要做的课题,就是解决外源器官的排异难题。

他的专属实验室内。

从全国各地收集到了几千份各类癌细胞,还有专门培育的海拉细胞,就是他解决器官移植排异难题的参考材料。

很多人都不知道,癌细胞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细胞,它们有比较特殊的机制,可以避开人体的免疫系统,让人体免疫系统无法消灭它们。

这种特殊机制,江淼已经通过鉴定面板,清楚观察到了相关的数据,其核心在于肿瘤微环境的形成。

其实我们的身体之中,无时无刻都有细胞突变成为癌细胞,但是这些癌细胞很快会被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灭杀。

只有特殊情况下,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结合之后,形成一种特殊的微环境之后,才可以逐步形成对免疫系统的欺骗,让免疫系统将其误认为正常细胞,才可以变成肿瘤。

江淼的做法,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既要肿瘤的欺骗能力,又不想要癌细胞的无序繁殖能力。

因此他打算通过转基因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将癌细胞变成类似于心肌细胞的长寿细胞。

为什麽人类的很少出现心脏肿瘤?

原因就在于心脏的心肌细胞分裂复制周期漫长,不像肝脏细胞丶肠道细胞丶口腔黏膜细胞和皮肤细胞那样,分裂复制周期都比较短。

细胞分裂复制周期短,就意味着在人类的整个生命周期内,该类型的细胞分裂复制次数比较多,这加大了出现复制错误的概率。

毕竟做多错多。

因此江淼选择诱导癌细胞进化成为类似于心肌细胞,然后加上一些锁定其分裂复制的基因序列,让其没有办法快速分裂复制,从而达到控制其规模的目的。

其实这也是为了研发通用型克隆器官。

只要身体对这种转基因癌细胞不存在排异反应,那使用这种转基因癌细胞包裹着克隆器官,就可以让身体没有办法通过免疫系统清除掉克隆器官。

这就好比肿瘤包裹着克隆器官,寄生在了人体之中,但这个肿瘤属于良性肿瘤,一辈子都不会恶化,同时肿瘤内部的克隆器官,还可以替代原生器官的功能。

江淼去年已经成功让肿瘤细胞转变成为特定的肿瘤囊体,也在动物实验过程中,让转基因肿瘤囊体,长期在小白鼠丶家猪丶猴子体内寄存,还不影响这些身体动物的身体机能。

但技术被卡在了克隆器官植入这方面。

加上去年他其他事情比较多,就暂时搁置了这个项目。

今年重启这个项目,江淼已经想到了解决转基因囊体和克隆器官相互排异的问题。

他的解决思路,并不是改造转基因囊体,而是调整克隆器官的技术,当前的克隆器官技术,都是以人类器官为蓝本,使用人类基因的干细胞或者体细胞,作为培育的母本。

江淼认为,既然都搞转基因囊体了,那还搞什麽单纯的人类器官?乾脆一步到位,直接采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有特定功能的新器官,只要这个器官可以替代人类的原生器官功能,那就达到了器官移植的目的。

同时江淼还有另一个隐藏的目的。

那就是为了以防万一。

他在提防什麽?

当然是日新月异的人工智慧。

去年亚洲半导体产业大会之后,今年国产高性能晶片将大规模量产,这会进一步提升国内人工智慧的发展速度。

江淼有预感,在他有生之年内,可能就会见到第一个「强人工智慧」。

哪怕他今年打算提案,让赛里斯和亚洲联合体提前制定限制人工智慧的一些规定,同时提防人工智慧出现失控的应急预案。

但他明白,亚洲联合体这边可以限制,但北大西洋联合体和其他地区却没有办法保证。

人工智慧必然在人类内部势力的相互倾轧下,不断进化和发展,同时也会被应用在一些禁忌领域上。

可人工智慧真会永远听从人类的命令吗?

特别是有一天,人工智慧的能力超越人类的时候,它们还会执行人类的命令?

别说什麽机器人三定律之类。

因为这东西根本限制不住强人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