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扯皮
从提督衙门出来,一众海盗脑袋瓜子,依旧喻喻的。
这就算完成招安啦?
貌似除了一个许诺,他们什麽都没有拿到。
想要重新出现在阳光下,必须靠自己拿命去拼。
在这一过程中,官府一个大子不出。
搞出问题来,也是他们自己担责,同朝廷没有任何关系。
对他们的一应行为,李大提督不负任何责任。
「朱老大,我们这次招安,未免也太草率了吧?」
中年壮汉问出了众人心目中疑惑。
虽然没有被招安过,可多少也听说过招安的故事。
一般这种事情,都会极限拉扯很长时间,经过一系列谈判达成协议。
过来拜见汉水侯,他们都做好了赶赴鸿门宴的准备。
结果人是见到了,只是和预想中打开方式不一样。
李牧直接给出招安方案,通知他们一声就算结束,根本不给讨价还价的机会。
前后交流不到一烂香时间,他们就被打发了出来。
「段当家的,你还想怎麽样?
汉水侯那种大人物,肯抽出时间见我们,就算是给面子了。
想要和他谈条件,我们这些人谁配啊!
你没有在军中待过,不清楚他手中的权力有多大。
实话和你说吧,像汉水侯这种勋贵系大佬,影响力从来都不局限于一地。
他只需一声令下,从南到北的官军都会动起来。
大虞朝上百万大军,站在权力中心的,一共就那麽几个人。
除了皇帝老子外,就数他们手中的权柄最重!」
朱仲轩的话,虽然有夸大的成份,但也确实是事实。
随着勋贵系重新掌权,一众勋贵系大佬的职位含权量,也是直线上升。
除了一众嫡系小弟外,其他大虞军队也要跟着卖几分面子。
参与朝廷党争,大家或许会犹豫。
倘若只是为了针对某只海盗,大家闭着眼晴都能下令。
层次差距实在太大。
不在官场上混,没有直观感受。
一旦接受招安,那就是见青天。
没有变故的话,正常情况下,一辈子都不会打交道。
开国皇帝诛杀功臣,不是他们真想过河拆桥,而是这些人军中影响力太大,威胁到了帝国的统治。
面对持续壮大的勋贵系,永宁帝同样忌惮万分,怎奈现在的大虞需要这些人支撑。
想要削权,也要等天下太平之后,再慢慢进行操作。
直接举起屠刀的粗暴玩法,到了王朝中后期,根本玩儿不转。
史书上还有一个专属名词一一自毁长城。
皇帝只要敢动,江山社稷就敢亡。
一众海盗刚离开,广东省的一众官员,就找上了门。
「侯爷,您私下里接见海盗,可曾将律法放在眼里?」
匡星轩率先发难道。
作为巡按御史,他压抑了太长时间,终于找到了机会。
稽查地方文官不法,风险实在是太大。
能够把人一下子扳倒还好,如果没有把人搞下去,往后同朝为官就是大麻烦。
相比之下,还是找勋贵们的麻烦,更有性价比。
大家不在一个系统,想给他找麻烦都难。
只要自己占理,直接开喷就对了。
万一激怒对方,挨一顿揍,还能获得不畏权贵的美名。
「匡大人,不要看急,有事坐下来慢慢说。
来人啦,给诸位大人看茶!」
李牧笑着回应道。
大虞朝的御史,就是一群喜欢作死的喷子。
连皇帝经常都被搞得下不了台,他才不会和这帮家伙对喷。
赢了有失体统,输了更是丢人现眼。
「侯爷,茶随时可以吃,但事情必须立即解决。
海盗都是穷凶极恶之辈,同他们勾连到一起,实非江山社稷之福!」
匡星轩继续开火道。
相比刚开始质问,被李牧转移话题后,再拉回时气势明显下降了三分。
看得出来,眼前这位巡按御史虽然想出名,但心里还是有所顾忌。
「匡御史,你可不能道听途说,就妄下结论。
海盗是什麽玩意儿,本侯又是什麽身份?
勾结,他们也配?」
李牧当即反问道。
在招安海盗的问题上,他一直都是秘密进行。
事情这麽快就穿帮,着实有些出乎他的预料。
不过这也从侧面证明,那帮海盗中有人和广东的地方官员有联系,否则泄密不会这麽快。
如果不是会面时间短,搞不好就被他们给堵住了。
虽然这种事情曝光,动摇不了他的地位,但这会严重影响他的个人声誉。
既然没有人赃并获,现在这种时候,自然不能认帐。
对上位者来说,只要自己不承认,就相当于没有发生。
何况李牧没有撒谎,他确实没有勾结海盗。
招安之事,在密折之中,已经上报给了永宁帝。
未来事情做成了,也不怕被人翻旧帐。
倘若招安失败,那就当什麽都没发生。
本质上这次行动,主要为了借海盗的手,清洗安南国的既得利益团体。
没有这帮家伙帮忙,他自己同样可以干。
只不过亲自动手,沾上太多的血,不利于未来对安南地区的统治。
「侯爷,那麽之前从提督衙门离开的人,您没有见过了?」
见匡星轩不是对手,按察使吴启宇随即加入战场。
看似简单的问话,实则暗藏玄机。
如果李牧没有见过那帮海盗,就是提督衙门中有人和海盗勾结。
按察使有监督地方官的职责,发生这种事情,肯定要介入调查。
一旦立了案,性质就发生了变化。
轻则丢出某个倒霉蛋手下当替罪羊,重则变成提督衙门集体政治事件。
「自然是见过的!」
「这些人和安南王有仇,听闻本侯要征讨安南,欲带人加入到大战中。
考虑到他们来历不明,被本侯给婉拒了。
对了,他们离开之前,还赞助了提督衙门一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