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0(2 / 2)

其实她也知道,这些天尤秀灰头土脸的卖桔子,说不定就是把尤秀当成普通的小贩,混的不如他们好,怕尤秀粘上他们俩。

不说他们夫妻大热天穿着干部服出现在马路边是要干什么,就算再着急一两句话的功夫也能抽出回来啊。

总而言之,狗眼看人低了。

“怎么会认不出来。”

尤秀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把捡出来的好桔子重新倒进桔子堆说:“省了一笔钱呢,够咱们买冰棍的。”

香栀脆生生地说:“对呀,你吃红豆的,我吃绿豆的。再给沈夏荷买个牛奶的。”

她们飞快地把这个小插曲翻篇,仿佛没有发生过。

离开的那两位往心连心小学的方向一路走,过了桔子摊所在的拐角,穿着打扮体面的男同志理了理干部服,和身边同样身穿干部服的女同志说:“刚才我没看错,是尤秀吧?她怎么在这里?回城了?”

女同志一脸嫌弃地说:“都说她没机会回城,我看也不是回城。八成是帮着村里卖桔子。多亏咱们没要,要不然一点破桔子想托咱们的关系帮着回城怎么办。”

男同志偷偷从墙角往桔子摊的方向看了眼,尤秀此时并没有难过,有说有笑的。

他撇撇嘴说:“我看她死猪不怕开水烫了。不过倒是边上的女人长的不错,一个村的?”

女同志上来拧着男同志的耳朵说:“今天求人给孩子办学校,你最好把你的色心收一收!要不是因为孩子,我才不跟你结婚。”

都说心连心小学是军民合办的,要是孩子能在这里上学,以后结交到部队的人,说不定是个当兵的好路子。

也有学校食堂的职工透过风声,说以后军方不光要开小学,还有办初中和高中的打算。

这下更让外面的老百姓挤破头要进来,这样一条龙的上好教育资源,上哪里找去。因此一个普通小学的学籍,到处求爷爷告奶奶的讨。

女同志焦急地说:“希望郭校长在。”

男同志揉了揉耳朵,瞪了女同志一眼说:“快走吧,晚点人家下班了。”

...

香栀在北冰洋饭馆和尤秀、沈夏荷好好搓了一顿。她们特意要了个小隔间,把这些天卖桔子的毛钞撒在桌子上,好家伙,很是壮观。

“除了派出所同志帮忙消化了五千斤,给了咱们五十元。咱们在里面一共搭了两百元钱。”

尤秀指着乱七八糟的毛钞说:“数完开饭!”

香栀撸下袖套开始数,数到手指头要抽筋,用黄橡皮筋十元一沓的扎上。

数了快一个小时,服务员走来走去好些趟,她们终于把钱点清楚了。

“咱们居然挣了一百八十元?!”香栀不可置信地望着面前毛钞山:“卖桔子这么挣钱?”

尤秀和沈夏荷也震惊了,半晌尤秀说:“咱们一人能分六十元。多日的辛苦不白费,两个月工资了!”

香栀双手合十:“感恩刘建山的奉献。”

尤秀和沈夏荷也双手合十:“感恩!”

她们仨仔仔细细把手洗干净,一人拿出两元钱拍在饭桌上,指着菜单点了不少好东西。

尤秀和沈夏荷俩人还要了两瓶冰镇啤酒。

香栀不喝啤酒,一口气喝了两瓶北冰洋,透心爽。

庆功宴大大拉进了三个人的感情,香栀看出沈夏荷是个仗义的姐妹。

虽然说话不大实在,但是在军区人缘好啊,出了事她是真能担起来!还让自己认识不少新朋友,歪打正着也算有收获。

沈夏荷同样这样觉得,尤秀是人民教师,天生有一层优秀品质的滤镜。而香栀成天娇滴滴的,对她打招呼也是虚情假意的笑,没想到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