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去接你们,你们把手上的钱都带着,去市区多抢购些食品回来。”
“要抢购多少?”
“能抢多少算多少!”
香栀挂了电话,跟艾四季只会了声,忙赶回家拿上钱票,又到隔壁敲了沈夏荷的门:“我爸让我赶紧去市区采购食品,你家要什么?我估计情况不大好,你快把家里粮票给我,我看着买!”
“奶粉!”沈夏荷转身拉开抽屉,翻出钱包数也没数直接交给香栀手上说:“其他的有什么买什么。只要不饿肚子就行。”
十多年前的饥/荒让她记忆犹新,说着又跑到卧室把压箱底的粮票也翻出来给香栀:“你看着买!”
“也就今年冬天困难,我听说是市里也响应号召帮着隔壁省度过难关,今年只是困难点。可是不知道谁开始传出风声,说又要开始闹饥/荒,市里现在据说人山人海,都在抢购!”
要是不抢购囤货,兴许均一均大家不能饿肚子。可抢购囤货的人多了后,许多人被动也开始抢购囤货。不然他们也没东西吃喝了,这就导致市面上商品出现严重短缺,资源分配失衡。
“那你注意安全啊!”沈夏荷塞给香栀几个网兜,又送她到门口说:“千万注意安全,太多人的地方不要去,会踩死人的!”
“知道啦。”香栀跑着要去农场,跑到半路看到小郭开车来接,上面已经坐着艾四季了。
艾四季看起来跟香栀差不多大,二十出头的岁数。她慌里慌张地数着手上的毛钞,带着哭腔说:“怎么办?我把钱都寄回老家了。”
香栀说:“怕什么?不是还有我吗?”她把兜扯开,艾四季看到里面鼓鼓囊囊的钱票大吃一惊。
“我爸妈和公婆没事就给我钱票,我多的花不完。来,你拿着。”香栀抽出几张一市斤的市粮票,又给艾四季塞了两张大团结:“买去。不够再找我要。”
小郭在前面开着车,路上人们都匆匆忙忙地往商店排队,队伍比家属院提水的人要多了去了。
他犹豫了一下,直接把车往食品厂开。
市食品厂外面有一大排平房做食品商店,后面就是厂房和仓库,品种多又不怕没货。
小郭这个判断做的很正确,因为食品厂地处在城郊,没有直达的公共汽车,这时候过去虽然有排队的人但没市内那般夸张。
香栀和艾四季多了小郭帮手,买了不少品种的点心。还给沈夏荷抢了六七罐国家补贴奶粉。
香栀专门挑能长时间存放的点心。他们仨交换着排队,倒是省下不少时间。
“你闺女没来啊?”散装柜台上的售货大姐认识香栀,看到她排到前面来了,拿着铲子给她铲了好几铲桃酥。
厂里的大桃酥在冬天放两三个月不会坏,里面高油高糖,抢购的人可多了。
“诶诶,同志你怎么给她一个人打这么多啊?”前面离开的人又绕回来说:“只给我二斤,她至少五斤了!”
香栀正在付钱,心想着,您真眼拙,这已经有八斤了!
销售员大姐喜爱小花宝,特意照顾着,也不怕事喊道:“厂里规定,有老人孩子的可以多给打一点,你年纪轻轻也不带孩子来,你凭什么多打?”
“那她也不像有孩子的啊?”
“她孩子我都亲过,我还不比你清楚?”说着售货员大姐又给香栀抓了一大把塞到袋子里称重:“你再吵就别想在这里买货!”
对方还要采购别的东西,知道柜台售货员不好说话,要是惹急了连打带骂是常事。她们柜台后面还贴着“不许打骂顾客”呢。
香栀感激地说:“谢谢大姐。我闺女最爱吃那边的散装点心,你看能不能帮忙引荐一下?”
大姐要被她逗够呛,招呼隔壁柜台的同事,明目张胆地说:“引荐啊,我引荐这位同志,你们照顾一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