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6(2 / 2)

姜敏四顾一回,“诸卿可有附议?”

朝中静默。赵仲德便看吏部尚书赵举,赵举跨前一步,“陛下,臣户部赵举,附议——封户当以赴战为国者为先,魏昭为谋臣,即便立功封户,不应在诸将军之上。至于越过薛焱将军和崔喜将军,更是无稽之谈。”

有了第一个,后头的再无阻碍,不一时七零八落的,文臣中出列五个,武将中出列十三数,同声道,“臣附议。”

魏昭立在阶下,气得哆嗦,但皇帝不发话,没有主动为自己发声的道理,只能强忍着,直憋得一张脸猪肝色——暗暗记下这些站出来的人名。

“知道了。”姜敏虚应一声,“叔父还有疑意吗?” ???????????????葉???f?????ě?n?????????⑤???????м

姜嵬见皇帝语意松动,以为来了机会,立刻道,“臣自燕郡便追随陛下,数年军中勤恳效力,不敢说功勋卓著,亦无一日敢懈怠,如何只得最末一等?封户事t小脸面事大——求陛下明鉴,臣实在丢不起这个人。”

姜敏道,“朕同叔父宗族血亲,朕之所有,无一不可为叔父所用,遑论封户?只是军中述功议勋,需有依据,赏罚不明如何对得起为朝廷血战之将士?”慢慢语意转厉,“当日叔父中京为臣,因不喜王君同赵王交恶,又因为勋田之争同废帝分崩,投奔燕郡不过无奈之举——朕尚未同叔父议论当日收留之德,怎的叔父倒同朕先议论归附之功?”

姜嵬没想到皇帝如此不给脸,面上青一时紫一时,半日憋不出一句话。姜敏还没完,“至于军中功劳,叔父北望山大败于辛简氏属部——名不见经传的参隼部,这一部朝中众卿何人听闻其名?三千将士跟随叔父,尽皆死难,叔父单骑只身逃回燕郡。自此之后,叔父一直为朕侧翼,行撩敌支应之事,苦劳虽然不少,功劳却很难说——封户五百有何冤枉?”

这话已经不是不给脸面了,简直有点过于扎心了。姜嵬半日回不过神,众臣见皇亲定山王殿下都吃了明亏,一时间噤若寒蝉,瞬间息了为自家喊冤的心气——罢了,定山王丢了脸人家还是皇叔,自己丢了脸说不得连官都没得做。

便转了心思,盯着高封的,拉下一个是一个——可是千户以上,赵仲德三朝元老,魏行俭不但出身西堤,又是奉遗诏助皇帝登基的功臣,剩的要么斩将,要么攻城,不嫌封得少就不错,难道还能说人家封得多吗?

魏昭便成众矢之的。

“旨意虽然为内阁所拟,却无一不是按朕的意思拟。”姜敏道,“击退辛简契合部联军,苦战年余,魏昭屡献计谋,朕为统帅怎能不知?此次叙功一十六人,勋臣二人,武将一十二人,谋臣不过区区二人,众卿还有不足?”刻意盯住出列的赵仲德,“赵相有异议?”

赵仲德心念电转,“臣从无一日以为魏昭封爵过甚。臣以为——此三场大捷第一功当归陛下,臣愧不敢受功。”

众人的心气被老赵一记马屁打得烟消云散,七零八落走上前回道,“陛下居功至伟,臣等愧不敢受功。”

姜敏坐着受了,“为帝者没有议军功的道理,众卿无需如此。”停一停又殷切询问,“诸卿还有疑意者,可畅所欲言。”

说一句你怼一句,尊贵如定山王,权重如内阁首辅都吃了排头,谁还敢多话?朝上鸦雀无声。姜敏满意道,“既然众卿皆无异议,即日起便不许再枉加议论。赵相——”

赵仲德越前一步,“臣在。”

“发旨,三日后通传诸州诸县。今日之后再有议论者,降三等使用,无等可降者,罢官。”

“是。”

姜敏又道,“抬上来。”

众臣便见内侍来来回回抬了数十口红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