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灵忙拦住她,“二婶你留家里,我奶回来了,就让她在家里等着。”
曲灵急匆匆出了矿区,等了五六分钟,等到了一辆开往市里的公交车。车上还有座位,她也没坐,就站到车子中间,交换地盯着车子两边。
一路上,都没看见曲奶奶的身影,过了半个多小时,她在棉纺厂站下车。
奶奶不知道李五梅家的地址,但知道工作单位,要是找人,肯定会先来单位。
正是棉纺厂下班的高峰期,步行的,骑着自行车的,往出涌的人潮聚在门口。
曲灵在四周围仔细找了一圈,没见到熟悉人影,便敲了敲门口保卫处的岗亭。
“叔儿,跟你打听个事儿,下午有没有一个老太太来找生产车间的李五梅?”曲灵大概形容了下曲奶奶的外貌。
岗亭里的人探出头来,回答说:“是有这么个老太太。”
曲灵一喜,接着问,“那叔你知道这会儿老太太去哪儿了不?”
岗亭里的人寻思了一会儿,说:“我通知了生产车间,李五梅不一会儿就赶过来,带着那老太太走了,八成是回家去了。”
曲灵心下顿时一松,见到了李五梅就好,起码人不是走丢了。
她连连道谢,又往李五梅家赶去。
老姨李五梅家不远,在棉纺厂附近的一处民房里。她嫁的是个坐地户,老辈儿留下来的房子,方方正正的北方民居,住了三代十多口人,居住环境稍显拥挤。
院门大敞着,她进了院,就有在院子中做饭的人看见了她,“呦,是曲灵啊,你咋也来了,来接你奶的吧?快进来,她在你老姨屋呢。”
这是李五梅的大嫂子,曲灵很少来这里,自然接触不多,但也认识的。
曲灵跟李三梅的关系不好,跟李三梅的亲妹子李五梅也就不亲近。当初,李三梅就是想要抱养李五梅家的儿子的。
曲灵叫了一声:“大娘”,又跟院子里的其他人微笑点点头,便朝着李五梅的屋子去。
屋门关着,里面静悄悄的,几乎没有声音传出来。
曲灵敲敲门,里面传来李五梅稍显警惕的声音:“谁?”
曲灵回答:“我,曲灵,来找我奶。”
曲灵轻轻推了下门,门居然被反锁了,稍等了一会儿,李五梅才过来开门,身后跟着曲奶奶。
“你咋来了?”曲奶奶瞧见孙女,有些惊讶。
曲灵:“我怕你找不到路,过来接你。”
曲奶奶有些紧绷的脸庞立刻就露出了笑容。
李五梅有些不阴不阳地说,“还是你们祖孙两个感情好。”
她看见了曲灵,也没挤出一丝笑容来,显然刚刚与曲奶奶的谈话并不愉快。
曲灵只跟她点了下头,并没有接话茬,而是问着曲奶奶,“聊完了没?二婶煮好棒子米粥了,等着我们回去吃。”
曲奶奶朝她笑笑,说:“不急,这种天,凉了更好吃。”说着,她反客为主,拉了曲灵进到了里屋。
李五梅住的是西厢房,明暗间的结构,将里外屋的结构区隔成了一个个小小的房间。正屋敞着门,其他的房间门都关着,想来她的子女们在里面,但并没有人出来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