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一路走来,都是朋友(1 / 2)

第450章 一路走来,都是朋友

满堂喝彩:全场观众一起大声叫好,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精彩表演或讲话效果的肯定和赞扬。

这是「满堂喝彩」的成语意思。

陈着刚才的那句话,就起到了这种效果。

突发某件意想不到的意外后,用一种「不贫嘴滑舌,不哗众取宠,不高谈阔论,也不是低级趣味」的方式,帮自己或者别人化解难堪。

等到大家反应过来,只会觉得「卧槽,真是妙啊!」,甚至还有一种风淡云轻的「艺术感」。

移动的盛育才经理更是有点感激了。

这可是在领导面前,自己的一个小失误,居然能被升华成【美好祝福】,把面子稳稳的抬住了。

「陈总的未来不可限量,我干了!」

盛育才把酒盅里的茅台,直接倒进了嘴里,然后翻过来给陈着看看,表示自己一滴没剩。

这就是一种不宣之于口的感谢。

另外他还决定,待会陈着提出帮忙要求的时候,只要不是特别的为难就答应下来。

不仅仅因为陈着和郭家茂的关系,这本就是一个有能力丶有胸怀丶值得相交的年轻人实际上喝到了这里,由于陈着的表现,他的年纪几乎要被大家忽略,更像是一个平辈论交的朋友。

「朋友」这个词是陈着所喜欢的,他是体制内的领导重生,一般不会用暴虐的手段打开局面。

更喜欢像浣宗溪水一样。

钱,无声无息的赚了。

关系,也不知不觉的结交了。

「咳!」

郭家茂也在心里称赞陈培松这个儿子的发挥,总是能超出自己的预料。

现在感觉时机更好一点,于是郭家茂又咳嗽一声,再次开口道:「陈着,现在学习网有没有遇到什麽困难,盛总他们商场经验丰富,没准能够帮你解决。」

这一次,盛育才不再像刚才那样沉默了,他主动回应道:「郭局说的对,我们能多提供几条思路也是好的。」

移动丶联通和电信虽然都是运营商,不过彼此之间也存在竞争关系。

但是在2008年的2G时代,移动发展最好。

因为它的「全球通」丶「动感地带丶「神州行」三大品牌,主打不同人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把其他两家压得死死的。

现在盛育才又主动表态向郭家茂靠拢,联通的李云鹏和电信的金涛不甘落后,纷纷表示愿意为广州的教培行业添砖加瓦。

「谢谢盛总丶李总和金总的支持,困难其实没有,但要说不方便的地方,还真有一点—.」

陈看先客气的感谢,然后缓缓道来:

为了更好的和家长会员进行沟通,第一时间收集反馈信息,溯回打算推出一款【内部】软体。

「内部」这两个字,陈着虽然没有加重音,但是他来来回回说了好几遍,就是让所有人觉得,这仅仅是一款针对学习网会员用户的软体。

但是呢,现在很多家长别说注册软体了,手机也仅限于打电话和发简讯的功能。

所以,能不能请三大运营商开放一个手机认证埠,让家长们仅用手机号码就能实现一键注册和登录。

「本来呢,QQ也可以。」

陈着还假悍悍的叹道:「但是我爸妈那个年纪的人,他们哪里有QQ号啊,打电话沟通的成本又太高了,所以我们才打算自己搞个内部软体,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噢——」

李云鹏和金涛听了,互相对视一眼。

盛育才谁都没看,他原来以为陈着是想承包什麽业务,然后趁机多捞点钱。

这很常见。

比如说移动有个项目要外包出去,虽然早就确定了B公司接手,但还是用招标的方式走个流程,最后稳稳的落入B的手里。

项目呢,实际上只需要50万就能做好,但是预算的总资金是400万,那350万就是B能赚到的钱。

当然实际情况中,远不止赚350万。

后续维护要不要钱?系统升级要不要钱?人员培训要不要钱?专家调研要不要钱?

总共加起来,很可能奔着1000万的预算去的。

盛育才手里确实有类似的项目,但是已经谈妥了相关公司,如果陈非着要插一杠子,

那就有点为难了。

尽管他相信以陈着的情商,肯定知道赚来的钱如何分配,平衡所有关系。

就在纠结的时候,听到陈着只是想开放一个手机认证埠,对公司又没什麽大影响盛育才突然有一种「高射炮打蚊子」的感觉。

「这点小事,让郭局打个招呼不就行了?」

这也是联通季云鹏和电信金涛的心底想法。

又是炳胜又是茅台的,而且墙角还摆着一箱箱茅子,他们甚至感觉陈着这个人有点太懂事了。

由于刚才被盛育才抢了先,李云鹏这次率先说道:「回去以后我和技术部门开个会,

不过由于权限问题,只有广州的联通号码才能一键注册。」

「我们应该也可以!」

金涛紧接着表态。

盛育才是最后一个同意的,但他却继续说道:「我觉得这个适合省内推广,如果需要的话,我可以向上面打报告。」

「谢谢盛总好意,我们想先把广州本地的会员服务好。」

陈着婉拒了这个要求。

目前局限在广州一个地区,实际上就相当于对「回信」软体的一种大规模测试,寻找Bug和不足,并且添加相应的功能。

这条赛道目前没有竞争对手,倒是不急着一周之内就要大范围的宣传,做好了万全准备再说。

至此,陈着的要求看似已经被满足。

不过他的看法是,交情归交情,好感归好感,最稳定的合作方式还是利益捆绑与交换就像中大一样,现在捆绑的这麽深,每当遇到什麽事,校领导都会站出来帮忙摇旗助威。

于是,又经过两轮热烈的推杯换盏后,陈着提出「中华计算机软体科学研究所」刚刚成立,人手相当缺乏,能不能请三位经理推荐点人才过来。

「最好是三位大哥日常熟悉的,一个月2万起步。」

陈着清了清嗓子说道。

已经不知不觉的称兄道弟了,另外,他特意点出「日常熟悉」这个定语。

本来,盛育才他们还真的在脑海里搜罗合适的高级工程师,后来听到「2万」这个数字,转瞬明白了陈着的意图。

因为真正想招工的企业,不会在人都没接触的情况下,直接开出薪酬的。

其次,2008年的高工,也值不了两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