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5章 两岸三地聚坎城(1 / 2)

第985章 两岸三地聚坎城

「这房间忒小了!」

「要说法兰西也是革命老区,怎麽接待我们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这么小气?

连大点的房间都不安排。那厕所,你这体格转身都困难。」

谢园先把里里外外看了一遍,从卫生间钻出来,见陈楷歌盯着册子不语,笑道:「你看什麽呢?」

「你知道东方公司的动向麽?」陈楷歌抬起眼。

「嗯?」

「他们来没来坎城?」

「我哪儿知道啊?我又不是东方公司的。」

谢园莫名其妙,正此时,吴天明和电影局领导进来了,陈楷歌问了同样的问题。吴天明也不清楚,电影局领导知道一些消息,道:「有的!与哥伦比亚合作的,好像叫《雨人》吧?」

「那就是了!」

陈楷歌忽然很焦躁,一股难以形容的感觉从心底滋生,仿佛榆树街的孩子知道弗莱迪要来抓自己了。

另几人却谈兴大发,电影局领导笑道:「陈奇同志又拿了一座奥斯卡,可惜工作繁忙,现在还没回国授奖,这次在坎城相遇也是缘分。」

「是啊!想当年我去京城求本子,一晃六七年了,见的机会太少。」吴天明道。

「那可不!我在北电念书的时候还去《包青天》客串呢,好些个同学,汪粤丶沈丹萍丶张峰毅丶张铁霖!张铁霖演个淫贼,被一通好打,糊了一脸马类—..」

谢园这人很幽默的,喜欢模仿别人,说着说着就演起来,逗得另俩人哈哈大笑。

唯独陈楷歌笑不出来。

他已经拍了《黄土地》《大阅兵》,《孩子王》是第三部电影。

全片在西双版纳拍摄,讲人道洪流时期,一个知青去学校当老师的故事。在国内已经上映了,只卖出去三个拷贝,普遍反应是沉闷,看不懂。

原本先收到了柏林影展的邀请,柏林主席明确表态:只要你们来,大奖不敢保证,但至少能拿一项分量不轻的奖一一意思是评审团大奖之类的。

结果坎城也来邀请了。

柏林主席还帮忙分析,说坎城电影节既看艺术又重商业,《孩子王》不具备任何商业性,很可能作为整个电影节的陪衬。但国内这帮人都觉得坎城好,最后还是来了。

不打探电影节的实际性质,做针对性安排,只是盲目参展是这个时期国内电影人的通病,因为确实不懂。

《孩子王》这部片在拍摄时就多灾多难,开机38天,拍了114个镜头,花了30

万。结果摄影机片门出问题,全部报废。剧组天天有人骂街,带到外景地的大师傅都拒绝做饭了,还有人打点行李准备回家。

不过都坚持下来了。

其次呢,陈楷歌当年插队,就是在西双版纳。

所以他对《孩子王》非常有感情,自认拍的不错,卖不出去拷贝是他们不懂艺术,但也没自信到能在坎城拿奖,混个脸熟就行了。

结果咧!《雨人》来了,那个最讨厌的家伙来了,性质可能就不一样了。

众所周知,那家伙是最懂西方的!

他在这独自焦躁,那仁人还在聊呢,吴天明道:「陈奇同志几时抵达啊?我们好聚一聚!」

「当然要聚了,我来安排吧!」

「哎?听说台湾也有人来啊,我们能不能见个面?」

「这」

电影局领导思片刻,道:「等陈奇同志到了再说!」

坎城。

另一座酒店内,张艾嘉和侯孝贤也在研究。

侯孝贤41岁,长的跟黑帮老大似的,台湾导演的代表之一,不多介绍了。这次来坎城,一是为了推销《恋恋风尘》,二是参加一个亚洲电影论坛活动。

「《雨人》是他的重点片,他肯定会来坎城,你想不想见见?」张艾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