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物流革新(2 / 2)

我看到了一切 岭南仨人 5157 字 15小时前

还拥有441艘运输船,总载重吨为1738万吨,拥有大批货柜船丶散货船丶特种运输船,经营有37个港口。

是国内第三大海运公司,也是第二大内河运输公司。

海陆通公司近期在快递行业上,正在谋求进一步发展,其中的重点方向,就是眼前这些快递箱。

这些快递箱,有点类似于美宜佳的货品配送箱,就是规格上有一些区别,海陆通的快递箱,一共分为五个规格,同时使用颜色区分其包装不同物品的用途。

比起眼前这些绿色的箱子,每一个都可以装入一份5斤重的大樱桃。

包装员将装有5斤大樱桃的包装盒放入快递箱内,然后拿起一旁的发泡枪,以菊糖聚乳酸塑料为基料的发泡剂,注入快递箱内,很快包装盒与快递箱之间的间隙,就被泡沫塑料填充了一大半。

另一个包装员,看到泡沫塑料涌上来,从一旁的箱子里,取出一个类似于乾冰袋的东西,拉下袋子的一个蓝色拉环。

随着拉环被拉开,袋子内部的缓释制冷剂,开始缓慢反应,同时吸收箱子内部的热量,这东西可以持续反应70个小时。

由于快递箱的密封,加上泡沫塑料层的保温,因此箱子内部会在接下来的80个小时内,一直保持大约5摄氏度的低温。

「回收情况如何?」

「根据快递那边的反馈,他们是在送到客户手上的时候,将快递箱打开,让客户带走内包装盒,而快递员则回收快递箱和制冷袋。」

吕伟斌点了点头:「那货物的损失率呢?」

「目前我们采用快递箱配送的大樱桃,客户反馈都没有出现碰撞之类的问题,而且新鲜度非常好,果子的成熟度也比较高,因此风味比较好。」

「成本方面呢?」

樊广业回忆了一下:「这方面…目前快递那边并没有提价,还是以前的单价。」

「这样吗?」吕伟斌也想起来了海陆通公司推动快递箱应用的另一个原因,那就为了减少货损,同时也减少了快递的保险费用支出。

他拿出办公平板,调阅了一下海陆通公司的一部分内部数据。

果然在应用了快递箱丶发泡塑料丶缓释制冷袋之后,他们的整体营运成本不升反降。

之所以出现成本下降。

其一是快递箱全面标准化之后,分拣难度下降了。

其二,则是以前的快递,包装成本中,有一部分快递包装材料是没有办法回收的,或者说回收再利用率比较低,而标准快递箱的回收再利用率,几乎达到百分百。

其三,则是货物损失率下降了近两个量级,特别是在生鲜产品的运输中,海陆通公司获得的客户满意度是最高的。

至于快递箱增加的重量和体积,这两个负面影响,其实是可以通过技术解决的。

目前海陆通公司的快递箱,都采用了超轻薄的高强度矽豆丝材料,整体重量比一般的塑料箱还轻,大约只有同等规格的塑料箱14%重量。

体积方面,其实以前很多快递盒丶箱的规格不一样,导致货柜的体积利用率下降,标准化快递箱可以提升货柜的空间利用率。

综合来看,新型标准快递箱的应用,让快递整体成本下降了不少。

这就好比货柜在海运发展中,有着巨大的成本下降作用。

吕伟斌看到海陆通公司在东南亚和东北亚的市场发展情况,发现他们在这两个地区的业务扩张速度还挺快。

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的人均收入大幅度提升之后,当地人的消费力也在与日俱增。

类似于大樱桃这种温带水果,东南亚的消费量正在不断飙升。

海陆丰公司在东南亚各地的自营店,一斤15块钱的大樱桃,每天都是货一到就被抢购一空。

毕竟东南亚地区有7.1亿人口,目前人均月收入在3417华元左右,就比国内低一点。

国内目前的人均月收入为4259华元,东瀛则为4758华元丶南高丽为4205华元丶漠北为5584华元。

显然人口稀少,以农牧业和采矿业为核心的漠北地区,人均月收入是亚洲联合体中最高的地区。

东南亚的人均收入大幅度提升之后,自然带来了旺盛的消费需求。

赛里斯生产的大量温带水果蔬菜,和东南亚的热带水果蔬菜,其实是相互补充的产业。

当然,亚洲联合体除了自己内部消费蔬菜水果,还向全球其他地区大量出口。

在这个过程中,又产生了大量的贸易。

为了抚平明显的贸易逆差,亚洲联合体通过各种行业协会,向其他地区集中采购矿产资源和特产。

比饱受枯叶病重创的南美洲,他们今年的粮食勉强自给自足,因此南美洲生产的水果丶牛肉丶猪肉丶乳制品丶葡萄酒等农产品,仍然需要大量向亚洲联合体体出口,然后从亚洲联合体获得低价的主粮和工业产品。

反倒西亚和北非,他们选择拥抱亚洲联合体之后,不仅仅没有受到粮食危机的冲击,反而变得更加稳定起来。

毕竟这两个地区都是沙漠环境为主,环境再恶化,也恶化不到哪里去了。

比如埃及那边,随着盖塔拉洼地大开发持续推进,当地的经济作物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不仅仅吸走了大量不稳定的青壮年劳动力,还让其成为周边地区的农产品供应商。

这个项目中,赛里斯的出海企业自然没有做亏本生意,埃及的淡水和发电产业,基本都被赛里斯出海企业牢牢掌控在手上。

吕伟斌从海陆通公司的物流数据之中,就可以看出赛里斯出海企业在海外的发展速度是多麽惊人。

有了海外市场的支撑,海陆丰公司的各大产业才可以进一步发展。

不过比起其他出海企业喜欢去南美洲丶非洲丶西亚等地开拓,海陆丰公司相对保守一点,目前主要集中力量开拓东南亚和东北亚。

考察了打包场之后,吕伟斌刚刚走出来,又停下脚步:「樊场长,你们要注意一下天气。」

听到这个提醒,樊广业随即点了点头:「多谢吕经理提醒。」

「这几年天气越来越反常,特别是春天,突然大升温,隔几天又突然大降温,对农业生产是一个非常负面的情况。」

樊广业好奇地问道:「吕经理,听说以后完成南极洲太阳能开发项目之后,我们就可以控制全球气候了?」

「你听谁说的?」吕伟斌笑着摇摇头。

「我看网上有人这样分析。」

吕伟斌随口解释了一下:「南极洲太阳能开发项目距离调控全球气候还远着呢,不过再过二三十年,说不定还可以实现气候控制了。」

「二三十年?那也不远了。」樊广业觉得这个进度,已经非常快速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