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两个条件
这个时候看小说剧情,自然不会看得很仔细。
武厂长先看了故事大纲,了解到这是一个什麽样的故事,之后便一目十行,加快速度浏览。
在陈凡的计划中,《道士下山》可能会拍四到五部,第一部主要是前情交代,也就是破观下山丶救人杀敌的前因后果,最后以小道士玄松加入红军作为结束。
这第一部小说写的就是这些内容,总篇幅大约20万字,若是改编成剧本,总时长会控制在100分钟左右。
尽管武厂长已经加快了速度,可看到精彩处,也不免有些忘形,等惊醒过来,又再次加速。
如此反覆几次,终于将整部小说看完。
而时间竟然已经过去了两个多小时。
看了一眼角落里的座钟,武厂长赶紧将书稿放到茶几上,脸色带着几分歉意,说道,「抱歉抱歉,一时看得入神,没想到花了这麽长时间。」
旁边况主任和劳主任也赫然惊醒过来,虽然还有一小部分没有看完,很是有些意犹未尽,但也将书稿合拢,规规矩矩放在茶几上。
陈凡放下正在看的第三本书,递了几支烟过去,笑着说道,「看得入神,说明拙作还堪入眼,这是对我的夸奖啊,又何来抱歉之说。」
武厂长三人双手接过烟,各自点燃。
顿了两秒,见陈凡确实没有丝毫不耐的意思,武厂长才在心里舒了口气,笑道,「不得不说,陈副主席的作品确实引人入胜,我这一拿到手上,就舍不得放下。
如果能拍成电影,也必定是不输于《摆渡人》丶《云湖恋》这样的经典之作。」
至于说什麽艺术性?
tui,厂子都快开不下去了,还要什麽艺术性?
来之前他们就开过会,现在的江影厂,不是讲艺术性的时候,要的就是好看丶老百姓喜欢看,同时还能让全国各地的电影院采购主任开高价的片子!
人只有先吃饱,才配谈艺术。
还有那什麽喊着修道观的问题,目前看来也不成问题。
至少在第一部里面,重建道观还只是小道士玄松的一个心愿,不会到处嚷嚷着要修道观。
估计上影厂也是让前几年的大风吹怕了,才如此谨小慎微。
但是江影厂不怕啊,都快饿死了,还怕这点小事?
更别说方老书记已经答应重出江湖,要亲自去找文化部递审,过关应该不成问题。
现在整个江影厂整装待发,就看陈作家肯不肯赏脸。
陈凡看着翘首以盼的三个人,笑了笑,说道,「这麽说,江影厂很希望将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那麽其中的风险你们应该有注意到吧?」
武厂长立刻说道,「都注意到了,来之前我还和方老书记碰过头,现在看了原作,更加确定,这个算不得什麽风险,只要您将改编权交给我们,我们就敢拍。」
陈凡轻轻点头,掸了掸菸灰,看着他笑道,「首先要感谢武厂长丶方书记对鄙人的看重和厚爱,如果其他条件合适的话,这部电影交给江影厂也未尝不可。」
其他条件?
武厂长听到这几个关键字,当即愣了愣,但很快回过神来,正色问道,「不知道您说的条件是什麽?」
陈凡伸出两根手指,「主要是两个,第一个,如果我要做这部电影的导演,你们同不同意丶能不能全力配合?」
啥?
你要做导演?
武厂长三人顿时呆住,顿了两秒,三人面面相觑,都能看出对方脸上的无所适从。
尤其是制片主任况明义,他之所以同意调到江影厂,就是因为江影厂答应让他执导电影,否则以他的摄影技术和资历,便是北影厂丶上影厂都大可去得,何必去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
甚至在出发之前,他不止一次畅想,自己能够执导这部影片,也和《云湖恋》的黄导一样,在电影界大放光彩。
刚才看了大半部分故事,也更加坚定了他的想法。
这样的故事,要情节有情节,要情怀有情怀,要大义有大义,若是不能抓住,估计要后悔一辈子。
却没想到,事情才刚开始谈,陈作家就抛出一颗炸弹。
他竟然想亲自做导演?
电影导演是那麽好做的吗?
放眼全国各个电影厂,哪个导演不是跟着老前辈鞍前马后丶勤学苦练,从一个跑腿打杂的剧务开始,各个岗位都要转到,才有可能得以学到几手真本事。
如此跑个十来年,才有机会做个副导演,在老导演的手底下拍几段不重要的镜头。
再然后继续沉淀,若是能在三十多岁便能独立执导一部电影,那完全可以被称为「青年才俊」。
而现在一个可能连片场都没见过的作家,竟然大言不惭要做导演?
那不是天大的笑话麽?!
旁边的武厂长和劳主任的想法也差不多。
区别是他们也知道,况明义最希望能做这部戏的导演,所以一时间都呆住,时不时地看看况明义,有些不知所措。
陈凡自己也明白这个要求有多离谱,不过没办法啊,好的电影厂看不上丶也不想沾,其他电影厂呢,他又不放心。
回头《道士下山》被拍成《游击战》,那才是令人哭笑不得。
倒不是说《游击战》不好,只不过完全不是一个类别好吧。
看着默然不语的三人,陈凡抽了口烟,继续说道,「我也知道这个要求有些过分,只不过,在我的脑海里,已经有了完整的故事画面,若是交给别人去拍,只怕是脱不开原来电影的框架脉络,失去了小说原作里面的本色。」
听到这话,老厂长和况主任都心念一转,不自觉地拿起面前的书稿,再次翻阅。
刚才他们看书的时候,就感觉画面感十足,而这种故事展现形式,与之前看过的小说丶电影似乎有一些不同。
此时听陈凡说起来,再套用电影框架去「实现」,这才发现似乎真的有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