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两个条件(2 / 2)

穿在1977 狸猫换银子 4953 字 1天前

最显着的一个特点,就是「趣味性」增加了许多,不像现在的电影,哪怕是生活故事片,拍起来也有些「严肃」。

这种严肃倒不是真的严肃,而是一种过于认真的感觉,没那麽松弛。

而这种松弛感,他们还是在《云湖恋》里面才第一次感觉到。

这麽一想的话,况明义顿时明白了陈凡的顾虑和想法。

沉吟两秒,他先看了一眼武厂长,随后看向陈凡,正色说道,「陈副主席,您的这个要求,我作为制片主任,原则上没有意见。」

听到这话,武厂长顿时一惊,猛地转头看向况明义。

只见况明义对着自己笑了笑,武厂长便明白了他的想法,不禁感激地看了他一眼,转头看向陈凡,说道,「陈副主席,我也原则上同意。」

顿了一下,他又说道,「厂里的日常工作由我负责管理,电影拍摄工作由制片部况主任负责,一般来说,只要我们两个意见一致,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只不过,……」

他转头看了看况明义,随即继续说道,「只不过,您毕竟对江影厂的拍摄团队还不太了解,如果能让况主任担任副导演,由他来统筹安排摄制团队的工作,这样可能会更顺利一些。」

陈凡见他们竟然连商量都没商量,当面就直接同意,也不禁有些惊讶。

他还以为最少要拉扯个两三天,还要往厂里打电话,商量之后才会「有限度」同意呢。

没想到这就答应啦?

先感激地对武厂长笑了笑,况明义随后看着陈凡,正色说道,「其实严格说来,江影厂还没有一位真正的大电影导演,对于如何拍摄一部电影,可能我本人是最了解的。

但即使是我,也没有完整拍摄过一部电影,只是负责摄影而已。

如果真让我全权负责,我的压力也会很大,尤其是从您的作品中传递出来的一种与以往不同的画面感,更加让我心中忐忑。

若是由您来亲自执导,我再从旁辅助,我觉得,这样的组合,未尝不是一个好的办法。

您觉得呢?」

陈凡笑着轻轻点头,「既然况主任乐意成全,我自然也非常高兴与你合作,武厂长说的对,我对江影厂的人员不太了解,确实需要一位对你们内部团队熟悉的人参与进来。」

顿了两秒,他看了看三人,笑道,「那这一条,就算过了?」

武厂长笑着用力点头,「过了。」

「好,那我说说第二条。」

陈凡顿了一下,笑着说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们的摄影器材,包括剪辑丶冲洗设备等等,都是当年建厂时的老装备吧?」

听到这话,武厂长脸上不觉有些尴尬。

他抽了口烟,斟酌着说道,「您是了解内情的,从建厂到现在,也差不多二十年了,除了头几年拍过几部舞台电影以外,最近14丶5年,就没再怎麽拍过电影。

最多就是有重大活动丶或者节假日庆典的时候,去拍个现场什麽的。

一直没有好的作品面世,自然就不好向上面打报告更换丶添加设备了。」

陈凡笑了笑,说道,「可以理解。不过,用那些50年代的老设备拍电影,能拍出好的画面来吗?」

他说着看了看三人,「上影厂拍《云湖恋》,用的不仅是彩色摄影机,还是宽银幕设备,正儿八经的35毫米胶片。我要是没记错,当年许多电影厂用的还是8毫米窄片吧?」

武厂长三人顿时哑然无言。

没别的,因为被陈凡说中了。

这年头35毫米的摄影机还非常珍贵,许多省份甚至一台都没有,用的是手持式8毫米摄影机,这种摄影机拍摄的画面特别小,稍微放大一些就会模糊,不说比不上常规的35毫米机器,更不用说和上影厂的宽银幕摄影机相比。

用这种摄影机拍摄,陈凡肯定是不会同意的。

整理一下思路,武厂长赶紧说道,「这一点呢,在出来之前,我们也商量过,如果能有幸得到陈副主席的授权,我们会立刻向厅里打报告,第一时间采购两台35毫米全幅摄影机,绝对不会在设备上拉后腿。」

况明义也赶紧说道,「而且除了新采购设备之外,我还可以联系以前的单位,最起码可以保证借到一台35毫米摄影机。」

陈凡抿着嘴想了想,随即看看两人,问道,「现在一台摄影机大约要多少钱?」

武厂长想了想,说道,「这个要看是国产还是进口丶黑白还是彩色丶普通还是宽屏。

一般来说,国产的黑白摄影机最便宜,价格大约在两三万的样子,彩色的贵一些,要四万多,进口的就更贵了,五六万丶七八万,甚至十来万的都有。

另外听说还有一种产自小本子的摄像机,那个用的不是胶片,而是录影带,成本比胶片要便宜不少,不过主要是用于电视台拍摄使用,画质方面比摄影机还是要稍微差了一点。

这样一台机器,也要好几万块钱。」

陈凡知道他说的是什麽,几年后拍摄《西游记》,用的就是这种摄像机,而且整个剧组只有一台,真是苦逼到家。

这样的苦日子他可不想过。

他手指在腿上轻轻敲动,顿了几秒,看着武厂长说道,「这样,第二个条件就是摄影机我来安排,拍这部电影的时候,算是借给你们厂使用。」

听到这话,武厂长三人眼睛都直了。

陈凡自己买摄影机?

难道刚才没说清楚,他不知道摄影机一台要多少钱?

然后便听见陈凡继续说道,「买就买好的,就要宽屏彩色35毫米摄影机,先买个四台,不够再说。」

武厂长顿时呆呆地眨了眨眼睛,四台?

那不是要三十多万?

哦,对了,以前就听说陈作家的作品在小本子出版,赚了十几万美元的外汇,兑换成人民币有三十多万。

该不会,陈作家为了这部电影,要掏空家底了吧?

陈凡却想了想,又继续说道,「还有什麽设备要买的?比如剪辑机丶冲洗设备这些,你们乾脆列个单子给我,我让人一次性配齐。」

如果不是这年头拍电影,必须要挂在某个电影厂的名下,他这一番手笔,都能直接开个电影制片公司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