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心中忍不住想着——
不是他说。
这屁股坐的也实在是太歪啦。
在顾为经获得了这麽大的关注的情况下,《油画》杂志却反而取消掉了对他的专访。
外人看上去不可思议。
记者先生其实挺能理解,这里面的逻辑的。
在这种情况下,《油画》杂志其实挺难做的。
到了《油画》这个等级,人家早就不需要什麽噱头去吸引流量与金钱了。
它便是流量与金钱本身。
它要的是艺术性。
而艺术性,在有些人心目中,它和商业属性又是不那麽兼容的,截然相反可能不是一个恰当的形容,但至少这是两条不同的轨道和评价标准。
就像艺术片和商业片,独立电影和好莱坞大片。
在绘画界,也许「艺术性」很高的作品,也能卖很贵很贵的钱。
电影行业,可能体现的更加明显一些。
你是很难想像,类似《复仇者联盟》这样的电影,能跑到坎城拿个金棕榈,或者能跑到威尼斯拿个金狮奖对吧?
就算是再「不拒绝」商业片的奥斯卡。
顶多顶多也就是拿到一个技术类奖项就顶天了,主要的艺术类奖项,到导演,影评人,演员乃至电影公会的投票评委们,几乎人人都知道,它是不可能拿到的。
公关团队再牛皮也没辙。
实在是风格不搭。
艺术片不是票房不重要,但它们往往都有着自己的发行院线和营销逻辑,有些制片商会把看上去觉得「卖不太上票房」的电影带去威尼斯或者坎城,希望能拿个大奖回来,这样就能哗哗哗的卖票挣钱了。
可在一部作品本身就已经有巨大的关注以及票房成功的情况下。
再跑去冲奖。
那些关注起到的就未必是正面作用了。
哪怕看上去比威尼斯或者坎城商业化的多的奥斯卡,甭管背后怎麽营销,怎麽公关,标榜的也是纯粹的「艺术奖项」,是颁发给艺术家们而非是商业大亨。
商业上的成就,已经有票房做为奖励了。
奖项的组委会,是很怕传达给外界谁红,谁有钱,谁卖的好,谁获得的关注多,就把奖项颁发给谁这样的印象的。
画展也是同理。
你真拿个几千万美元出来,大张旗鼓的拿去冲奖,也未必就一定能捧个奖杯回来。
顾为经的作品,或者说,顾为经本人,此刻的境遇——
他便是《复仇者联盟》。
「I am Iron 」
钢铁侠那麽有钱,那麽牛皮,飞行战甲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但却很难飞进电影协会的会员的心里。
顾为经那麽有名,名气却不能转化为奖项。
很可能。
卡洛尔,卡拉,以及女士,是在过去的这一周中,整个艺术行业最为火热的名字。
胜于酒井一成,胜于唐宁。
胜于草间弥生,村上隆,班克斯,赫斯特。
搞不好要真有关注指数能够被量化的话,各种搜索量和讨论度能够胜于毕卡索,地位直追达文西。
问题便在于。
顾为经是那幅作品的发现人,那是他的画……
那又不是他的画。
卡拉抱着《雷雨天的老教堂》,这样的组合能够通杀当下艺术界的百分之九十九的奖项。真的便是伊莲娜小姐在访谈先场所说的讽刺笑话,倘若梵谷今天走在街上,全天下所有艺术奖项的评选委员会都会哭着喊着把奖搬给他。
换成顾为经抱着《雷雨天的老教堂》?
这样的搭配就有点奇怪了。
评委们脸上的表情,也会有点奇怪。
换成顾为经抱着他自己的画,那麽奇怪的表情,就又变成了玩味的表情。
恰如此刻记者脸上的神情。
既使那是一张刘子明口中,一点都不比卡洛尔画的差的作品。
「刘先生,您多少也得替策展人和评委们想想啊。」
甭管唐克斯见到伊莲娜小姐,要笑出多少颗牙齿舔上去,可做为志向远大,也许想着有一天能把捷豹汽车换成劳斯莱斯,好好支持支持民族品牌的策展人。
他其实挺怕留给公众乃至舆论一个——
他要求把双年展的艺术奖项颁发给顾为经,就是为了奖励他在社会舆论里获得的巨大关注这样的印象的。
不少评委应该也是这麽想的。
「他们真挺难做的。顾为经在论文研究里做出的贡献,有社会舆论关注,双年展可以提供舞台办一场访谈,但它本身的职能不是干这个的。」
「而且,您也多少得替伊莲娜小姐那边想想啊。」
记者摇摇头。
刘子明是大艺术家,大富豪不假。
他却不是一个对对方言听计从的人。
记者能算是东南亚很知名的艺术学者,甚至本人也是一些双年展的评委,绝非小人物。
说白了。
大人物也好小人物也罢。
以刘子明的性格。
记者要真的是一个只会言听计从,谄媚讨好的人,今天这场谈话也不会发生了,他搞不好,压根就得不到来参加刘子明的私人聚会的邀请。
男人有什麽说什麽的说道。
「设身处地。倘若我是那位伊莲娜小姐,我应该也挺担心留给公众——给顾为经一篇他本来没资格获得的艺术专访,用来奖励他发现了一幅伊莲娜家族的作品这样的印象的。」
「她大概也是后来意识到了这一点,才决定取消的那个栏目。」
「伊莲娜小姐才刚刚当上了杂志社的总监。奖励顾为经的发现?那张300万欧元的支票已经足够足够慷慨了不是麽。你总不能指望着,人家把自己艺术总监的位置一并给奖励出去。」
「人家可是花了50亿刀,才重返的《油画》杂志社。」
「那位顾,他能得了300万欧元,真的也该知足了。新加坡双年展金奖的作品,能卖到5万美元麽?可能有点困难。搞不好也就是个3万美元左右。」
「她给对方的是这个数字的一百倍。还能奢望些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