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赛马(1 / 2)

第895章 赛马

「你要是真的这麽看好他的话……」

记者伸手掏向怀中。

刘子明随手从口袋里掏出个煤油打火机。

记者挥了下手。

摊开手掌,里面是一粒单独包装的口香糖。

众所周知。

新加坡的一项着名的市政相关的政策便是自1992年开始,全面禁止售卖咀嚼式口香糖,那位李先生的名言便是——「若是嘴中一定要嚼些什麽的话,嚼个香蕉是个不错的建议。」

杨老师觉得霸道总裁出门抱着支大香蕉嚼,看上去不够体面。

选择嚼支火柴棒Cos周润发。

不过。

药用性质的口香糖,依旧可以在药店凭藉医生开的处方购买。

记者察觉到了刘子明看向他的目光,他把那张包装上印有NRT(尼古丁替代疗法)字样的糖纸在掌心中揉成一团。

「慢阻肺病,医生说,要是我想要安稳的活到70岁的话,最好就不要吸了。只是写文章的时候,总觉得差了点什麽。毕竟老习惯了,你呢,老样子,每天一斗麽?」

他是真的和刘子明很熟悉。

「差不多吧,每天一斗,偶尔两斗。」

刘子明随口应道。

「尽早戒吧。」

记者摇摇头。「越早越好。」

「没有烟抽,能有口香糖,下雨了,也许海上风浪大了点,但晚上会有场激动人心比赛……事事总有个替代品的,也许来说对大家那都是一个更健康的选择。」

顾为经已经获得了远远超出本次双年展层次的受关注程度。

何必非执着于奖项不放呢?

评奖这种事情,很难事事圆满,事事顺遂的。

有得便有舍。

有舍才有得。

顾为经没能拿到大奖,可他拿到了300万欧元了啊!

组委会的评委们不必有选择困难症,放下了包袱。艺术总监不必担心杂志的内容权威属性遭人质疑,也放下了包袱。

只有顾为经开心的抱着包袱回家,里面包着一张数百万欧元的支票。

300万欧元和一座双年展的奖杯放在一起,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大概率都会选择前者。

伊莲娜小姐的选择看上去有些淡漠无情。

淡漠无情,也是人之常情。

她已经给了百倍于顾为经本来应有的回报了。

没有人是这场交易里的输家。

每一个人都获得了他们希望获得的东西。

「就算你真的那麽看好他的话……」

记者重新组织了一下语言,说完了刚刚讲到一半的话语。

「同样没必要太过遗憾的,依我来看,顾为经大概率也不会在本场双年展上颗粒无收的,最佳青年艺术家奖,最佳创意奖,总有一个是属于他的。」

「刘先生。其他人不明白,你难道不明白麽?重要的是展现自己。」

记者调侃道。

「千里马和伯乐,你说的是这个比喻吧。」

「如果艺术家是马,双年展的本意也不应该是一场赛马比赛。有些双年展是吧,但有些双年展,它更像是一场选美比赛,马术展览啥的。比赛里变数太多,不是每匹马都要想着第一个冲过围场的终点线的,有些马虽然跑得慢些,人家姿态很漂亮啊。鬃毛油亮油亮的,脸盘奇长,或者耳朵长的很有特色,这也是很讨人喜欢的嘛。」

记者伸出两根手指,在脸颊两侧模仿耳朵。

望之男人不光是法拉利的车迷,对研究马经马报什麽的,也是甚为有自己的心得。

「往届新加坡双年展都没有金奖设立的,侧重一个艺术交流,都是搞搞公众选择奖,媒体投票奖。这一届虽像传统双年展一样设计了金奖,还是抱有平常心比较好。顾跑来参展的时候,大概率都未必想着自己能拿到它。」

刘子明沉默了。

记者说的逻辑很清晰。

双年展首先是个展,其次才是个竞赛,它是一个艺术展台的往往属性要强于艺术家们角斗场的属性。

理论上能够展现自己,要比能够获奖重要。

没有谁会是这场比赛里输家。

旁人会觉得此般说法,听上去未免过于的冠冕堂皇,过于的理想化。刘子明能听出记者大概率是认真的。

哪怕记者不相信,他刘子明与情与理,也都应该相信这件事情。

要是连他这样的知名艺术家,都不相信这样的事情。

那也实在是太让人悲伤了。

刘子明沉默了片刻。

隔了许久。

他摇了摇头。

「所以,不管怎麽样,我能邀请你在栏目上,为顾写一篇艺术评论文章麽?」

刘子明询问道。

「只是一篇文章?」

「只是文章。」刘子明点点头,「你完全可以畅所欲言,想写鬃毛就写鬃毛,想写脸盘就写脸盘,想写耳朵的形状,就写耳朵的形状。你想写什麽样的看法都可以。我只有唯一一个建议,把文章的焦点放在顾为经画展的作品上就可以了,而非那篇论文。」

「后者确实也不会缺一篇报导的文章了。」

「赛马比赛也好,选马比赛也罢,可不管怎麽说,也展览的是马……要是观众们的视线,全部都被吸引到马背上的马鞍镶嵌着多麽华贵的金银珠玉,乃至马背上的骑手有多麽漂亮。我总觉得会有点奇怪。」

「即使那位『骑手』是伊莲娜家族?」

记者实在没能忍住,他坦白的问道。

「即便那是伊莲娜家族。」

刘子明也很坦白。

他知道顾为经此刻最需要什麽,他也清晰得明白,想要让双年展的评委们放下内心中的包袱最需要什麽。

不是更大的流量。

不是更多的曝光。

顾为经完全不缺这个,他缺乏的是把流量和曝光度从伊莲娜家族的作品身上,引导到他自己作品身上的人。

他缺乏的是把公众贴在他身上的主要标签,从一个「好运小子」,变为「优秀艺术家」的能力。

运气未必会常伴随他的左右。

顾为经这一辈子,大概也只能拥有一张属于卡拉·冯·伊莲娜的作品,也只能有一次机会从伊莲娜家族手里拿到一张三百万欧元的支票。

他这辈子。

却能拥有很多很多张属于顾为经自己的作品,也有机会从很多双年展的组委会手里,拿到很多很多的奖项。

狮城双年展只是此间的开始。

刘子明很担心,这次得不到双年展组委会的认可,顾为经从此就成为了某种「奖项绝缘体」。

一只花瓶。

欧洲的艺术行业里就是有很多这样的先例存在。